2012/08/20

獨處

這篇文章寫於今年的六月中,但是一直沒有完成,剛剛突然有些情緒,就接著把它寫完。

有孩子在Facebook上Po出:
 一個人,沒有方向
 一個人,悶得發慌
 誰懂得我的瘋狂
 誰會一直在我的身旁?

這讓我想起一年多前的流浪課程中,
我們一群人坐在東澳海邊,
海風徐徐吹著,
幾個同學漸漸的躺下來,
聽著浪濤聲,
也漸漸的睡著。

十餘分鐘之後,
有位同學過來我旁邊,
他抱怨他現在很無聊,
不知道要做什麼,
也問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什麼時候可以離開、換地方?

還記得幾年前,
我帶著孩子來到人文,
學校說要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
還說要給孩子『自處』的能力,
這個自處的能力在我看來,
就是孩子瞭解自己,
清楚知道對自己的期待﹑期許,
有自己的想法,也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些都是從自我出發。

這陣子和夥伴們一直有著討論,
到底教育是什麼?
我們到底要帶人文的孩子往那裡去?
第二學期末,我們有個討論,
然後也產出這樣的說法:
『從自己出發,活出熱情,讓世界更美好!』

回想高中時候,學習羅家倫的「論自我實現」,
再比對現階段的一些教育內容,
動不動就是要大家「服務社會」,
好像「服務社會」就是比「自我實現」比較高一個等級,
但事實上,一個人從瓜瓜落地開始,
就是一個尋找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
即使是最後當了義工、開始進行服務社會,
我們的目的其實都還是回到「自我實現」,
因為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目的!

到底什麼是自我?

一些禪學或是修行者的說法,就是心中那個『我』,那個『我』與我們『外在的我』 那裡不一樣?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當你看到一瓶可樂,你想要喝,這是因為你軀體的慾望在呼喊,好像你沒喝到不行,這就是 『外在的我』的想要,但是事實上你不喝可樂並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也就是說,這並不是真正的你所需要的。

外在的我,由於眼耳鼻口的影響,所以想要做的事情,與真正的自我並不相同,當我們習慣於被感官所驅使時,事實上內在的我就會隱藏起來,我們也就聽不到他的聲音。

許多孩子,當他放假遠離同學,如果有一天電腦又故障,他可能就會大喊無聊,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事實上,他「外在的我」已經被同學、電腦所控制,嚴格來說,也可以說是失去了自我,然後他就會一直想,怎麼出去跟朋友在一起,然後等到大家就算碰面了,可能也不知道在一起要做什麼,最後可能是一群人一起喊無聊。

100學年度結束那天,跟同學分享一些想法,真的很建議大家,每天可以播出一些時間,跟自己相處,就靜靜的一個人,可以什麼都不想,放空一下,感受一下自己的身心靈狀態,是疼痛﹑是難過﹑是憂傷﹑是喜悅﹑......,然後稍微分辨一下這些感覺是從何而來,找到那些讓你覺得開心的部份,分析一下,是那一部份讓你覺得滿足,是打怪打贏了?還是跟同學在一起?是因為某某可以聽你說話而開心?還是因為他說話有趣?

就這樣利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靜靜的思考自己,然後你會發現原來其實自己還有許多連自己都不了解的那一面,當自己漸漸的了解自己。

再提供一個檢驗自己方向的方法,就是將今天與昨天的自己做個比較,如果自己覺得一天的生活下來,比昨天更快樂﹑更進步﹑更自在,那麼你目前的方向應該就是對的,但是,萬一我們沒有這樣的感覺,也不用緊張,這時候有可能是方向錯了,也有可能是遇到瓶頸,再讓自己靜ㄧ靜,檢討一下,或者轉個灣,或者堅持下去,仔細的聽,你的內在一定會告訴你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