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面對學習

兩年半前,我與一群熱情的老師去芬蘭參觀他們的教學,發現他們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很重視養成孩子專注於學習的態度,為了學會專注,孩子在小三以前可能需要重修,但是父母親並不會因為這樣而擔心,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如果能在學習的階段專注,其實是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做好更多的事情。

很可惜我的孩子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教育系統,他們的學習也是屬於比較發散的方式,不太能夠專注。

我在六年前開始進入教育系統之後,實際了解當時他們的學習模式之後,我認為學校沒有協助孩子認清楚學習的責任,於是我開始跟他們溝通他們必須在學習上面擔負的責任。

當然,事情沒有那麼順利,責任並不是可以那麼清楚的說明,尤其是不認真學習可能的結果,通常並不是在當下可以看到結果的,因此如何縮短孩子認清學習責任的時間,就是我們在制度上要設計。

簡單的說,一般的學校利用許多的周考、月考等等檢測機制,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它們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目前學習的成效,也可以隨時檢測自己當下學習不足之處,讓孩子與老師有機會共同修正與調整。

然而考試制度在許多的關照與憂心之下,逐漸發展成以標準答案為主、不可以超出範圍、不可以轉太多彎、......,而且大多時候的考試結果,都是用來爭取排位、爭取資源,甚至淪為學生被羞辱的理由之一,這樣的考試制度,並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事實上,老師用來檢核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多,課堂上的對話、授課時學生的反應、孩子面對作業的方式,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寫作業的狀況。

正常來說,作業是協助孩子複習的工具,作業的完整程度,也代表孩子對於這個階段學習的理解狀況,因此學生也應該利用這個工具,好好地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隨著課程的進度,努力完成每次的作業,這樣才有機會接續下次的學習進度,否則上次的內容沒有學會,新的課程又該如何學會?

在我的課程設計上,我鼓勵孩子進入自學的模式,因此在學期結束前,會有一場檢核式的認證,基本上這個認証應該是包含三個內容,一是作業,一是紙筆測驗,最後是一個口試的對話,綜合這三項結果,來決定孩子是不是重修,當然,如果孩子掌握的好,他就可以參考課程進度,配合公佈的全學期作業內容,自己試著先完成認證,然後就可以不必跟隨全班的進度進行超修。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或許也會有人要問,重修是一種處罰嗎?

我個人認為重修是一種責任的呈現,也是一種尋求再進步的方式,這有別於目前國民教育階段,一般學校面對孩子學習狀況的模式,大多時候他們總是讓孩子無條件的繼續升級,忽略了孩子如果沒有將基礎學好而繼續升級其實只是讓他們更不容易接上, 在面對學習的時更容易有挫折感,因此,與其毫無差別的繼續升級,還不如腳踏實地一部分一部分的學好。

當然,對於教師來說,我們還是要秉持「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學習,去協助孩子學好,這時候除了引發動機之外的方法,就是診斷。

醫生診斷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問診是最直接的,就像是課堂上的對話一樣,但是有些症狀並不是用問的就可以知道,這時候就必須借助於檢驗,例如抽血或是照X光片,但是老師可無法拿著孩子腦部X光片來確認孩子對課程的理解程度,這時候作業就是很好的指標了,倘若孩子認真的在課程結束之後,立刻仔細的完成作業,這不單單只是讓自己有重新複習課程的機會,也是提供老師協助自己進步的最好方式。

講了這麼多,我稍微整理一下,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有以下幾點:
  1. 鼓勵孩子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學習成果。
  2. 協助孩子建立自己檢核的機制。
  3. 適度調整教學模式,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4. 適當的配套措施,讓孩子有責任的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