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許多教育團體,在孩子幼小還沒有辦法將筆握勞的時候,就必須開始學習注音符號、練習筆順;在母語都還沒有學好的情形下,就要開始啃著生硬的外文文法。
這些教育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哲學?
有時後是家長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因此鼓勵或是要求老師給予超齡的內容,似乎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一些同年齡孩子做不到的事情,這些孩子就超前了其他的孩子,也即將擁有美好的人生。
有些時候則是教育單位的譁眾取寵,讓家長誤以為在這個教育模式之下,孩子可以迅速取得優於一般的學習成效。
然而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因為生理或是心理的因素,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被強迫要接受這些學習,或許當下還不見得看得到什麼樣的問題,但是最終也最常看到的兩個結果就是,第一,孩子因為過早被迫接觸不屬於他那個時期是當的學習,因為發育沒有準備好,可能導致手指的骨頭受傷或是發育不良,就像少棒投手不適合投高難度的變化球一樣,這些都可能導致後期的發育受限;其次,太早接觸不適當的課程,容易造成學習上的障礙,也會使學習的動機不容易被引發,也直接導致後期對於學習的冷感與反感,甚至後期的表現可能還不如起初看似什麼都沒有學習的孩子,這正是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正確的學習,是由廣泛接觸到漸漸的專精學習,廣泛接觸就像黃武雄老師說的,是一種培養經驗知識的過程,而這種經驗的養成,正是適合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學習,就像孩子牙牙學語一樣,他必須面對面的看著,除了學習聲調之外,也同時接受周圍環境、人與人之間的氣氛、說話者的表情等等訊息,這些訊息越充分,孩子的學習狀況越好,等口語表達的能力慢慢掌握了,就可以接受語言與文字的配合,進而學習文字的閱讀與運用。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曲線不同,有些快、有些慢,但是如果我們主動壓縮這些學習的時間,對於學習者來說其實是弊大於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