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富小孩』一書的作者羅勃特.T.清崎在提到他與凱西.科爾比的一段對話,凱西說:「我把成功的定義為成為自已的自由。這也是你父親 (羅勃特的父親) 為你所做的。他尊重你並幫助你得到成為自已的自由」。
其實這樣的說法對五年級生的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都讀過羅家倫先生所寫有關「自我的實現」的文章,他認為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實現自我,展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
然而現在的教育,卻都忽略了這個重要性,甚至是只在乎「成績的實現」而無視於「人」的價值,因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功,就是先要追求高分,然後才有機會成功。
最近看到一篇中國時報85年9月19日的報導剪報「你的孩子是學障兒嗎?」,報導中估計有5%的孩子屬於學障的範圍,可是目前的教育制度並沒辦法幫助他們,因為學校所認定的正常或是優秀的孩子,指得是那些能在「紙筆測驗」中獲得成績的人,而那些運動傑出、美術有天份、或是工藝表現出色的孩子,只要學業不如人,他們表現出色的部份也多會被忽略,甚至會被要求在課業上多花些時間,不然就是逐漸掉落被貼上標籤的族群裏。
其實這樣的教育環境是另人失望的,舉凡像愛因斯坦、愛迪生、李光耀、湯姆漢克等人,都有所謂的學習障礙,幸好他們沒有被完全放棄,還是有人相信他們、陪伴他們,還給他們機會,所以最終他們還是可以成功、可以實現自已的價值。
科學越發達,人們越發現有太多東西是屬於未知的,人所能理解的,實在是太有限了,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能期待,現行的教育體制,如何能開發出孩子的所有能力,會不會當老師抱怨孩子太笨、不認真時,其實只是因為他不懂得如何引導一個未來的「愛因斯坦」,身為家長的我們,有責任為他開啟另一扇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