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3

選擇與自主意識的建立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大人總是會自以為自己有較多的經驗,因此在基於愛護孩子、保護孩子的心態下,就會想要給孩子「一些」建議,其實「建議」是說得好聽,因為到最後常常是變成「要求」,甚至是「命令」,但是,我們心目中的孩子什麼時候才會長大?什麼時候才是大人該鬆手的時候?

有個朋友談到他孩子的狀況,說著說著自己不禁搖頭,原來他那位已經將近三十歲的孩子,竟然連公司要他去南部出差,都要問他可不可以,讓他覺得無奈,他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會「長大」。

這裡我們可能要定羲一下,什麼叫做「長大」?

先以我自己的經驗來想,何時我們才會覺得有長大的感覺。
是不是在領到第一份薪水的時候?
是不是第一次自己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時?
是不是自己獨立完成陌生客戶的簽單時?
是不是自己踏上一趟新的旅程時?
是不是自己決定用自己的薪水買下第一部機車時?

上述的這些經驗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我自己完成一件我自己決定的事情,我沒有透過我父母親的協助,我証明了自己的能力,我知道我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出貢獻,因此我長大了!

然而身為家長的我們,當孩子拿著零用錢決定買鋼彈超人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情不自禁的跟他說:好像買玩具火車比較好;當女兒獲得一份到香港工作的機會時,我們卻跟她說:女孩子一個人到國外工作很危險,不如在家附近隨便找個工作,以後找個好對象,結婚就好;當孩子決定要和同學去流浪時,我們卻緊張的勸他們取消,因為路上有太多的風險了!

還記得一個故事嗎?有個科學實驗,他們拿一呎高的透明玻璃罩,罩住原先可以輕易跳二呎高的跳蚤,一陣子之後,當他們再把罩子拿開之後,就發現這些跳蚤再也跳不過一呎以上的高度了,因為之前的限制,讓跳蚤不願意去碰觸撞到「界限」的痛,因此它們也學會選擇一個安全的範圍,不要輕易去碰觸讓自己不舒服的框架。

那會不會我們這些家長的建議,也變成了孩子們無形的框架。

上一代總是不自覺的要以「過來人」的心態,想要指導下一代的生活模式,講好聽一點,是要減少孩子走冤枉路,彷彿是只要我們將自己的價值觀、判斷,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只要按照我們要求的模式,他就可以達到我們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境界,這其實或多或少也有將孩子的成就等同於自己的成就,也就是將孩子的人生,當成是父母親自己的舞台,而這個舞台其實是不應該有自己的聲音!!

但是我們幫孩子決定的生活方式,真的對孩子最好嗎?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只是上天交給我們照顧的「個體」,並不是要我們去形塑他的樣子。也就是說,孩子一出生的時候,他的人生早就已經決定好,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就是協助他們發掘孩子們內心的渴望,幫他們完成他們內心的藍圖,套一句目前最流行的說法,就是讓孩子「天賦自由」。

我認為要孩子儘早發現「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擁有一個可以充份探索、嚐試犯錯的童年,當孩子能夠同時擁有選擇的自由,與面對選擇之後的責任,我認為孩子就漸漸的學會為自己負責,因為如果孩子清楚的知道,他所做的每一個選擇與判斷,後面隨之而來的結果都是要由自己面對,他一定會學會小心謹慎的去做好選擇,也只有這樣的情境,孩子才會清楚自己真的是自己的主人,他就更願意花時間去理解自己的需要,也更清楚的去將自己的長處展現出來,更重要的是,他就會學會要自己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了,而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