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9

教出資優生?

同學 Alex Lu 傳來一篇『跳級生的背後』的文章,敘述一對悉心培養跳級的資優生的做法,與作者的感想,看完之後也頗有感觸,再加上 Lynn 最近的學校教學上,也有些看法與其他老師有所差異,攪在一起之後,讓我愈發對目前的教育型態,覺得失望。

相信許多人可能也都看過『人家是在培養知識,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的這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多在訓練孩子『背』的能力,許多時候總是認為知識就是背來的,因此許多時候,家長或是老師,總是不自覺得,想把這些教科書上的『知識』,塞到孩子的腦袋中,然而這些所謂的『知識』,卻不能引領孩子進行思考,反而會使孩子的思想僵化。

Lynn 告訴我,學校有個很認真的數學老師,總是利用各種時機,給孩子考試、評量,讓孩子練習解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說穿了不就是培養孩子具有一種解題的技能,只要做過的題目,都能再第一時間內,利用直覺反應,直接將答案算出來 (或是說做出來),我很懷疑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對於這些問題是否都已經理解,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卻讓這樣教學的老師,更具信心的做下去,而這些孩子也就繼續成為『僵化知識』的包容物。

有一篇 Sciscape 的文章:『從天才思維省思現代教育』,文中提到:
1921年春天,愛因斯坦為創立一所大學,曾到美國去募款,現場的聽眾向他提出了許多問題:「您可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您怎樣才能記得住許多東西?」「您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記在您的筆記本上,隨身攜帶嗎?」……

面對這些提問,愛因斯坦侃侃而談:「我從來不帶什麼記著所有東西的筆記本,我常常任自己的頭腦輕鬆,以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要研究的問題上。至於你們問我聲音的速度是多少,這我很難確切地回答,需要查一查物理學辭典,因為我從來不大注意去記辭典上可以查到的東西……」「那您頭腦裡盡記些什麼呀?」人們驚訝地問。

「我記的是書本上還沒有東西,我尋找著書本上還沒有的知識。」愛因斯坦回答說,「僅僅死記那些書本上可以翻到的東西,什麼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學。我覺得,高等教育必須充分重視培養學生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本領。人們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靠的是大腦的智慧和創造性的思維,而不是照本宣科。」


其實我們的教育正在慢慢的將孩子訓練成『答題機械人』,可是卻有更多家長或是老師希望他們的孩子或是學生成為這樣的機械人,因為他們可以得到高分、可以像資優生、可以進入好學校、可以...,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可以實現家長或是老師的夢想。

事實上這個社會需要的是創造力的展現,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在我的教育多元化與創造力的文章中,我也曾引用我在美國看到的現象,說明創造力的重要,這裡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當整個社會都瀰漫於單一答案、單一選項時,其實整個社會的競爭力就消失殆盡了,當孩子想的東西就跟你我一模一樣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的未來會超出我們的想像嗎?

美國的社會中,他們極為尊重別人的不同,也會欣賞別人的不同,而這也是他們科學進步如此之快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中國人真的很聰明,像 Yahoo 的楊致遠先生、Google 的李開復先生、YouTube 的陳士駿先生等等,他們都運用他們的創造力,為這個新的世代,寫下豐富的一頁,或許我們已經不容易再成為像他們一樣登上世界舞台頂端的人,但是我們的孩子都有機會,只要我們能珍惜他們豐富的創意,停止餵養他們那些『垃圾知識』,讓他們保有赤子之心,相信他們都可以成為有別於他人的自己,實現他們的人生,成就他們的理想,這個社會也會因此更美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