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的移地教學課程中,這個部分被充分的展現出來。
所謂移地教學,當初在設計的時候是有三個出發點,首先是因為我們希望創造青少年更多生活在一起的經驗,也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當中一直強調的住宿經驗,因為青少年即將進入社會成為大人,他們必須在他們自己的社會經驗中,去學習跟人相處的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磨合,然後一起找到最好的相處之道。
其次是因為目前我們各地蒙特梭利的中學學習團體人數都偏少,團隊運作的多元性比較低,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參照的範本也比較少,透過這樣的交流模式,我們可以讓不同團隊的青少年有機會在一起工作,這符合蒙特梭利教育裡面的大混齡概念,在這樣子多元價值與文化的交流之下,孩子有機會可以看到跟自己不一樣的態度、興趣、能力、工作展現,最後再透過反思,深化自己的價值感與定位。
最後就是一個自我表達的舞台概念,之前我曾經整理過學習的三步驟,也就是選擇、自我建構以及自我表達,而自我表達其實就是所有學習的最後目標,因為我們所有的學習就是為了要讓我們可以跟其他人一起工作,我們跟整個社會都有非常強的相依性,何表達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順利的跟別人溝通。有些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因為不善於表達,就將自己慢慢地從所處的社群中邊緣化,因為這樣不用面對在人前表達自我的痛苦,但是也因為這樣,會讓自己慢慢的失去學習的動機。
在這次移地教學工作的展開之後,我們的孩子慢慢的發現每個人在這個活動中都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讓整個活動進行的順利,他們必須了解自己所負責的活動區域,設計導覽的內容、小競賽的項目,這些看起來都是為了讓活動進行的順利,但是其實也是為了讓青少年們有展現自我的機會,當孩子們知道這是自己的舞台,而且自己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他們就必須努力的學習,讓自己可以在舞台上表現的好。
我也漸漸的體會到,為什麼在中學的課程中,每一個教學專題的設計,都會是青少年學習的教具,而老師們也必須在不斷的教學觀察中,修正學習環境的佈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