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9

落跑將軍

下午遇見比我早些退伍的老哥同學曹,他告訴我最近我們以前單位的「大家長」出事情了,雖說我從未與他有過長官部屬的關係,但是還是上網查了一下這個新聞,看了之後,嗯,有些難以評論哩!
老實說,退伍快一年了,每每聽到一些有關軍紀的新聞,總是會讓我不太舒服,對於這些長官的問題,我想應該是與那些想佔將軍缺的長官有關吧,畢竟缺越來越少,總是到了要升遷檢討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彼此黑函的訊息傳出,這次消息也是由某水果報紙上開始,雖說不應有所謂的「包庇」行為,但是想想這樣的動機也真是令人難過!

-----------------------------------------------
留守落跑 少將調委員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2009.05.02 03:19 am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副主任蕭治群少將,日前被媒體揭發沒有依規定留守,國防部昨天核定蕭治群記過兩次;生產製造中心主任陳治安少將則因督導不周,記過一次,兩人都調任陸軍司令部戰計委員,軍旅生涯幾乎到此結束。

蕭治群上月二十七日被揭發在留守期間外出,並和妻子出遊,原本只記一個小過,但外界批評處分過輕,形同包庇。國防部昨天發布聲明指出,蕭治群雖未依規定留值,但為遵照主官口頭命令電話留守,經軍備局召開人評會審議,並由國防部複審人評會決議,依「陸海空軍懲罰法」規定,核予記過兩次,並調任陸軍司令部委員,派令從五月一日生效。

在陳治安方面,國防部指出,他身為單位主官,督導不周,且逕自擅改留值規定,並已於國防部人評會決議採「刑懲併行」程序,依「陸海空軍懲罰法」規定,核定記過一次,調任陸軍司令部戰計委員,涉及違法部分,移送軍法偵辦。

【2009/05/02 聯合報】

******************************************************************

蹺班少將拔官職 長官連坐 主任護下屬 竄改留守規定 遭移送軍法
2009年05月02日蘋果日報

【黃敬平、陳明旺╱台北報導】

《蘋果》日前踢爆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副主任蕭治群少將蹺班沒留守,該事件竟爆發「案外案」,因《蘋果》查證後,為怕東窗事發、並掩護蕭違反規定,該中心主任陳治安少將竟指示部屬竄改留守規定,涉嫌偽造文書。

國防部昨宣布拔掉陳、蕭的官職,蕭被記過兩次,而幫他竄改規定的陳也連帶處分,記過一次並移送法辦。

整頓軍紀
蕭治群四月十七至十九日本應在營區留守輪值,但卻在十七日下午五時十三分搭乘「軍A-10232」公務車前往昆陽捷運站,搭捷運再轉搭高鐵返回台中家裡,十九日晚上十時多才由軍車駕駛到昆陽站接他返回營區「留守」,蹺班時間至少兩天兩夜。

改成可「電話留守」
據了解,《蘋果》接獲爆料於四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向軍備局查證,陳治安調閱相關資料才發現,他二○○八年到任後蕭規曹隨「毋須留守」的規定,但僅口頭表示「不用留守」,並未以白紙黑字的公文修改及呈報上級,亦即法令及行政作業不完備。為了怕露餡,二十三日晚上,陳竟要求生產製造中心另一副主任張振堂上校、主管留守規定的承辦人張金源中校修改可以「電話留守」等規定,當時兩人都質疑:「現在改,不好吧?」但陳仍堅持修改,幫蕭脫罪。

國防部昨表示,蕭治群雖未依規定留守,但是遵照主官口頭命令電話留守,依《陸海空軍懲罰法》記過兩次,並調任陸軍司令部委員。

而陳治安督導不周,且逕自擅改留守規定,國防部決議採「刑懲併行」程序,依《陸海空軍懲罰法》及《刑法》規定記過一次,調任陸軍司令部委員,並就涉法部分移送軍法偵辦。

另張振堂、張金源也被記過兩次。

為人老實同僚惋惜
軍方人士昨惋惜說,陳治安是老實人,事後也坦承自己錯了,當時無深思熟慮,他很後悔。軍備局內部也多同情陳治安出身理工欠缺法律素養,陳雖講義氣,但既然扛下權責就要負責。

軍事發言人虞思祖少將強調,生產製造中心曲解國防部的法令,把留守規定擅改成比較寬鬆,被國防部查到此陋規,「自己改了遊戲規則就不對!」國防部為展示嚴肅軍紀、肅貪防弊的決心,絕不鄉愿。

軍系立委帥化民、張顯耀均認為,過去非一線戰鬥單位的電話留守方式有例可考,但以現在國防部正值整頓軍紀之際,對蕭治群及陳治安的處分,是可以被接受的作法。

********************************************************************

調任委員》無兵可帶 如軍中冷宮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
2009.05.02 03:19 am

國防部昨天發布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主任陳治安、副主任蕭治群記過處分,調任「陸軍司令部委員」。依軍中慣例,調任委員的將領,如果一年內占不到實缺,就需打報告退伍,但能「占缺復出」的委員,屈指可數。

所謂「委員」,以往稱為「作戰計畫委員會委員」,在陸、海、空及聯勤四個司令部設置。國防二法實施之後,裁撤了「作戰計畫委員會」,因此只稱「委員」。不管職務如何稱呼,調任委員,大多是對於犯下重大行政疏失的少將、中將的「柔性處分」,或者改朝換代,對於前朝人馬的柔性疏退,例如陳水扁著力提拔的前軍法司長吳泰然,目前已經轉調海軍司令部委員。

各司令部的「委員」無兵可帶,也不經手公文,有時甚至連辦公室都不用進,薪俸只領少將或中將的本薪,如果是從飛行聯隊、艦隊或外島被調任委員,扣除主管及其它加給,可能一口氣減薪達到數萬元。

一般而言,如果因犯錯被調任委員,有些人自知不可能再復出,也會在不滿一年時,就打報告退伍。

但也有一種情形是,高階位置一時沒有開缺,或者沒有適合的工作可以安排,也會把人先調任委員,等待合適機會。

例如國防部前部長蔡明憲的辦公室主任施慧敏,先前是李傑的辦公室主任,李天羽繼李傑出任部長後,施慧敏一度轉任海軍司令部委員,蔡明憲上任,再借重他出任辦公室主任,但這種「鹹魚翻生」的情況,在軍中非常少見。

【2009/05/02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