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8

教孩子批判思考

商業周刊第1117期,介紹哈佛教育改變領導人小組召集人華格納先生來台灣的座談會,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教孩子批判思考,從餐桌開始」。

長期以來,我們就不斷的問自己,到底孩子到學校要學什麼?也因此我們選擇將孩子送到人文這所不一樣的地方,希望孩子真正學會一些有助於面對他人生道路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單純只是課本上那些「套裝知識」嗎?或是老師在講台上方口沫橫飛的論點嗎?

我想,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批判思考的能力」!因為有了批判思考的能力之後,我們的腦袋就會不斷地動了起來,會去想,剛剛我聽到的論點,對嗎?我現在學得東西,有道理嗎?於是,這個腦袋不再只是「接收訊息」,他還會「判斷訊息」,而這就是真正開創智慧的開始。

要知道,如果歷史上沒有那麼多的人,有所謂的「批判思考」,那麼整個人類的文明,可能還停留在石器時代,正因為我們的老祖宗懂得不斷地挑戰那些存在的知識、觀點,所以他們會持續的進步與創新,也就創造出我們現在的文明,未來的世界,就等著我們去創造,而這個能力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讓孩子們,推翻我們現在給予他們的想法!

傳統的教育,總是要求孩子們「有耳無嘴、多聽少說」,漸漸的我們的孩子也就養成「少說為妙」的看法,凡事不太會有意見,或者至少是在「檯面上」不講話,但是私底下或是檯面下卻是意見一堆,而這些意見或許很好,但卻因為浮不出檯面,而缺少整合,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使得這類有創造力的意見,最後只能淪於耳語,然後消失,孩子們繼續高喊著「你們都不懂我們的心!」

我想這樣的狀況,是有可能在人文改變的,最近有一位同學,在教學支援網的教育思沙龍中,留了一篇文章,他認為「我們把時間都浪費了」,他主要從「直升國中申請書」說起,然後談到「家族講解詩選及成語」,最後就是「好書導讀」的活動,這位同學希望學校應該給孩子多一些自主的空間與時間,或者說孩子應該有他們自己的選擇權。

這篇文章是以匿名的方式留下來的,有老師認為匿名不應該,但是我卻認為在現階段自由度還不夠的情況下,給一個匿名說話的空間是很重要的,畢竟大多數的人都還不習慣「當面」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畢竟就只是想法,是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我認為是一件好事。當我們看到這類的說法時,第一件事應該是想想,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而不是,這是誰說的?因為前者才是就事論事的態度,誰說得,反而不重要。

這篇文章,老實說在我們家族是造成一些討論的,而這些討論也是讓我看到「批判思考」可能出現的契機,我很希望,這把火(話題)可以繼續燒下去,讓他燒出我們人文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