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2

自冉的態度

總統府發出的春聯「自自冉冉、歡喜新春」,引發一陣討論。


首先我覺得這是處理事情的態度出了問題。

曾經看過孩子的文章中,用了一個很奇怪的詞,我問他為什麼這樣用,他回答我,他在某一本書中看過類似的詞,於是他創造了這個新的詞。

我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另外請他去查查看,有沒有人用過類似的用法,孩子問我,難道沒人用過我就不能用嗎?

這是個好問題,當然不是這樣,創新本來就來自於過去沒有出現過的概念。但是,如果你的創新超出別人的想像,那麼被接受的程度就會下降很多,甚至會被誤解,因此文章的書寫,應該還是要先從一些習慣用語開始,讓大家容易知道你的想法。在使用新詞的時候,如果沒有確認他的意義或是用法,第一件事情就是查證,我們必須要多方查證之後才可以拿來用。

反觀這次總統府的例子,我看到三個態度上的錯誤,第一,隨便相信某人的說法而任意採用;第二,被糾正之後,亂拗解釋;第三,再拗不過,就推成別人的錯。

當然,這個某人或許不是一般的某人,而是某知名人士,但是難道我們的教育就是隨便相信威權嗎?不用再去懷疑嗎?更何況引用這種沒聽過的罕見詞,其實更應該仔細核對與思考。

這樣的示範,其實就是讓更多的人,直接去接受某些想法,只要是「老師說」、「總統說」、「某人說」,那麼如何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求知」的精神?

其次,硬拗的態度確實糟糕。

人都會犯錯,犯錯不可恥,最重要的是可以承認錯誤,甚至去面對問題,避免未來再次發生類似的錯誤。但是硬拗的意思就是,其實我沒有錯,只是你們誤會了,然後呢?然後就繼續我行我素,不將事情當成事情來辦,「反省」也就只是一個口號罷了!

當然,萬一真的拗不過,最後一招就是,這其實是別人的錯,是別人看錯,都是別人寫才會錯誤導我的。這是卸責的教育嗎?

在張大春先生的臉書中,我看到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些支持總統府的人最後就說了,這其實只是認知的不同,沒有什麼對或錯的問題,不需要這麼咄咄逼人。

如果總統府也是這麼認為的話,那麼我對於目前社會上這麼多爭端的現象,終於有了合理的解釋,這個政府根本就不在乎提出任何爭議性的話題會有什麼結果,反正一定是「認知不同」的問題,那麼「認知不同」要如何解決?不就是讓大家去吵去鬧,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我說了算,誰叫我選上了。


風行草偃,是說在上位者的德性會影響國民的表現,其實也是最重要的國民教育之一,審慎思考、勇於承擔、不激化爭端,都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