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時候在那所體制外推動適性教育的學校。有一回與校長在討論「選課系統」跟「空白課程」的安排。
校長告訴我,這樣做並不適合。
我告訴他,這些是我訪問一些體制外學校後發現他們正在做的事情,而且老師們的回饋都很正向,我認為很適合用在我們所謂的適性教育裡面。
結果校長他把兩手張開,看著左邊的手說,這是體制外,看著右邊的手說,這是體制內,然後將兩手合起來說,這是我們。
這個說法傳達給我的想法是,其實我們想要做一個比較中庸的系統。嗯,嚴格來說,我們應該是要學習好的系統,並且將它融合到我們的系統裡面來。
但是從校長的動作與語氣當中,我感受到的卻是,我們要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我們不想(或是不需要)要從體制內和體制外來學習。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在觀察到某些體制外教育所使用的方法,即使他們有些好的評價,但是只要是他們用過的,我們就不適用。
離開那個學校之後,我進入另外一個體制外的系統。在這裡,紙筆測驗,或者說考試,好像變成了一種「禁忌」。當我在課堂上用紙筆測驗,不管這個測驗的內容是否跟傳統的考試或者是參考書的測驗截然不同,但是其他老師的回饋就是,我們不應該在這個體制外的聖殿裡面,運用紙筆測驗。因為考試是體制內的產物。重視成績、重視考試,是我們所摒棄的,所以我們在體制外不應該做這件事情。
那我們如何評量孩子的學習成效,或者是老師的教學成效呢?難道我們衹要把考試換個名詞叫做評量,或者是把紙筆測驗的內容改成口試,這樣就符合所謂體制外的標準嗎?為什麼我們對於這種評量的方式,或者是測驗的方式,有這麼多的限制?難道說不是因為我們給了這些限制之後,才讓孩子們對這些測驗產生了綺想?
昨天跟朋友在聊,談到教育的本職。我們有個共識,那就是教育其實沒有分所謂的體制外、體制內。好的教育方式就應該是被接受與推廣。
他舉個例,他有一個朋友的小孩,現在是小六。這個孩子小一到小四的時候,讀書非常的痛苦。因為他的級任老師總是看到成績的高低,所以成績不夠好的同學接受到的待遇就是忽視與冷漠,孩子自然慢慢的不太喜歡讀書,也不喜歡上學。但到了五年級之後,級任老師換人,新的老師的方法是鼓勵,他看重的是孩子的進步。所以這個孩子感受到一種希望,也願意讓自己變得更進步,所以學習效果也開始變好。
現在在臺灣,我們把體制外的教學統稱叫做實驗教育。但是教育可以被實驗嗎?或者是反過來說,有哪個教育不是正在實驗?
從控制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控制系統,要能夠達成原來設定的目標,他必須不斷的從現象的回饋來提醒控制器作出適當的調整,這樣子才能夠達到原來的目標。
所以說,我們的教育必須更有包容性,不要因為別人用過,我們就不去用,也不要因為我們覺得某些點不好,就一竿子打翻一艘船。我們必須不斷的檢視。我們的做法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的學習意願?例如說「威權」,或者是「比較」,都可能傷害到孩子的信心,那麼它們就不適合被用來作為教學的手段。
結論是,我認為一個好的教育不是什麼體制外、體制內,或者是實驗教育。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能夠隨時反省的教育。我們必須反省跟調整,要去面對不同的孩子的需求,協助他們進入學習的模式。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系統。
圖片摘自 Pixab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